查看原文
其他

建成一所军校需要多少天?

共产党员 2022-07-31


1977年8月23日,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邓小平在军委座谈会上指出“要把原有的学校,除个别外,基本上恢复起来。”不久,中央军委教育训练委员会提出:在现有院校的基础上,增建28所院校。在增建院校的名单上,空军高射炮兵学校赫然在列。


二塘机场位于广西桂林市以南6公里处,作为桂林四大机场之一,这里医院、工厂等配套设施曾一应俱全。然而,由于历史原因,新中国成立之后,二塘机场长期都是处于荒废状态。


1978年初春,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来到了这里。他们要用短短56天的时间,让这座废弃的机场“改头换面”。 



当时的二塘机场,除了原雷达6团团部的几栋旧营房,整个营区可谓一片荒野,杂草丛生。没有现成的教学楼,没有宿舍,更没有训练场。在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紧缺的情况下,雷厉风行的校领导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。


方明星 原空军高射炮兵学校军事教研室主任:没有教室,没有场地,怎么办,校党委决定搭钢架棚也要上。


在建校动员大会上,校长李贵福慷慨激昂地说道:“既然延安窑洞都可以办学,为什么我们不能搭起帐篷来办呢?”


黄绪江 原空军高射炮兵学校教授:我们白天就盖席棚,挑土垫席棚里面,架钢架棚的时候,我们是爬到上面去的。


旷野盖起茅草屋,席棚排排连成片,白手起家的建设者仅用了56天,就赤手搭建起115座席棚钢架房。曾经荒废如野的二塘机场也终于改头换面,成为了空军高射炮兵学校的新家。


   

1978年6月5日是空军高射炮兵学校开学的日子,首批505位学员从全国各地来到桂林。开学之初,教员缺编严重,不少教员都身兼数职,一周四十多个小时的授课量对不少教员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。然而,繁重的工作并没有压垮他们,每逢入夜之时,青松岭上便会亮起点点烛光。




办学头几年,“席棚炮校”为全军高炮部队不断输送着各类人才,但另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却悄然间出现了。 


1984年2月3日的晚上,桂林市大雨如注,刚刚参加完桂林陆军学院阅兵活动的空军司令员张廷发,执意冒着大雨前往空军高射炮兵学校去看一看,时任学校政委的杜福生只好带张廷发在校园走了一圈。让杜福生没有想到的是,这一走竟然走出了问题。


杜福生 原空军高射炮兵学校政委:我带他走了一圈,因为那个时候,这个地方刚建,那个营房刚搞好,道路都没有,都是泥巴地。

  

不仅如此,由于学员大多将时间用在学习上,忽视了军人最基本的军姿、队列训练。这让治军严谨,非常重视空军正规化建设的张廷发感到焦急。

 

张廷发离开当晚,杜福生和校长董光炳紧急召开党委会议,会议一直开到了下半夜3点,主要内容很明确:用75天的时间,在张廷发司令员再次视察前,完成校风、校貌的彻底转变,进一步推进学校的正规化建设。


对很多经历过56天开步走的师生们来说,修路、绿化都不在话下,但说到看似简单的军姿、队列,却让很多人犯了难。为调动学员的干劲儿,杜福生和董光炳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:校领导带头拔军姿、练队列。



瓢泼大雨中,杜福生和其他领导挺直腰板,纹丝不动。这一幕让全校师生为之动容。被深深震撼的学员们也拿出百般干劲儿,苦练军姿队列。


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,学员们个个精神抖擞,精气神儿十足;绿意盎然的校园里,水泥路笔直、操场平整。“席棚炮校”旧貌换新颜,完成了校风、校貌的彻底转变。



4月22日是张廷发再次视察学校的日子。一千四百多名学员组成的17个方队,接受了张廷发、高厚良等空军领导的检阅。


伴随着震天的口号和激昂的军乐,一队队威武雄壮的方队让张廷发欣喜不已。阅兵式刚一结束,他当即发表讲话,直言受阅部队:“精神振奋,纪律严明,军容严整,步伐整齐,比上次有了很大进步。”


杜福生 原空军高射炮兵学校政委:当初《解放军报》发表了一篇文章,表扬了当初“席棚”艰苦奋斗的精神,它一宣传,就对全军院校都起了一定的作用。 


今天,虽然“席棚炮校”已经消失,但它背后所蕴含的“雷厉风行,艰苦创业,有所作为”的精神和为军队正规化、现代化建设做出的表率作用和巨大贡献,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

来源:CCTV国家记忆


责编:姚润萍

编审:陈卫平 曹滢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